建于 1852 年的 Norman Kyaung Kyi Htaik 或 Norman Monastery 位于仰光(当时的仰光)Mingalar Taung Nyunt 镇,是该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,在当地的教育和宗教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缅甸。
它建于第二次英缅战争之后,缅甸倒数第二位国王敏东国王登基之前。虽然当时已经建立了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学校,但还没有一个政府教育部门。这座建筑甚至早于圣保罗和圣约翰等著名的基督教传教士学校。
这座两层木结构建筑主要由柚木建造,由
58 根木柱支撑,长 100 英尺(30.5 米),宽 50 英尺。根据历史记载,它是由英国工程师建造的。
一所寄宿学校,它为基督教传教士学校培训教师。学员住校虽然方便,但离市区较远,野生动物常有危险。
当时,仰光基本上还是一片森林,居民区和道路仍在建设中。包括老虎在内的野生动物在城市中游荡。诺曼修道院所在的帕尊当是老虎的家园,今天大金塔附近的 U Wisara 路当时被称为老虎巷。
结果,学校的校长和学员要求当局搬迁学校。诺曼修道院现任住持 U Tezita 表示,学校搬迁的部分原因是附近墓地散发出燃烧尸体的气味。方丈说他听说学校搬到永盛。
1885 年 Thibaw 国王被流放后,富有的缅甸商人 Pho Tha 爵士在政府拍卖会上以 20,000 卢比的价格购买了这座建筑,并于 1888 年 6 月 17 日将其捐赠给了上缅甸蒙育瓦的 Ashin Pyinnyar。这位僧人将这座建筑改造成一座寺院,并成为其第一位主持僧侣。自从他任职以来,有十名僧人负责寺院。
由于缅甸爵士商人 U Pho Tha 和其他各种富有的捐助者的捐赠,修道院随后扩建。另一栋 100 x 25 英尺的两层建筑建于 1889 年,与主楼相连。1917 年,在 2 英亩 [0.8 公顷] 宽的大院上又建造了一座建筑。
该建筑具有建筑意义,以缅甸传统艺术和手工艺为特色。这些装饰品由缅甸最后一个皇家首都曼德勒的建筑师 Saya Khin Gyi 设计,并由火车运往仰光。
在整个殖民时期,寺院在保护佛教、指导僧人佛法和组织宗教考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这座建筑是一个地标,灯火通明,灯火通明,城市通电后,还有电灯泡。在里面,修道院也设施齐全。在靠近住宅楼的一侧,它覆盖着高大的波纹铁皮,以防止火灾。
二战期间,英国军队强迫仰光居民离开该镇,并纵火焚烧了许多房屋。由于方丈答应他很快就要搬走,部队才放过修道院。每天,周围地区着火房屋产生的火花如雨点般落在寺院的屋顶上,迫使僧侣和僧侣们将它们刷掉。在日本入侵期间,他们还保护修道院免受袭击者和掠夺者的侵害。
该建筑在独立后继续作为修道院使用,并于
1988 年庆祝其百年诞辰——这一年标志着缅甸民主起义达到顶峰。
这座修道院现在是 30 多位僧侣的住所,它的所有光辉依然存在,其柚木楼梯可以追溯到基督教学校时代,并具有蔓藤花纹风格的装饰、尖塔和建筑时添加的雕塑。变成了修道院。
这座建筑最初作为基督教学校成立至今已有168年的历史,作为修道院已有132年的历史。就连修道院的厚墙也有 114 年的历史。
尽管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的重要性,修道院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妥善保护。它尚未列入政府的遗产建筑名录,也未受到官方保护。
U Tezita 住持说,修道院的一些木柱和其他部分已成废墟,修道院缺乏维修资金。他说,由于强风,它的一些上部结构不得不拆除,一些木柱已被混凝土柱取代。
仰光遗产信托项目官员 U Thurein 说,该组织几年前进行了现场评估,并就如何维护建筑物向住持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和建议。该组织表示,它计划最终在建筑物上安装一块蓝色牌匾,以表彰其历史和建筑意义,但前提是已经指定了更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物。